我和我的研究所-米乐官网app
来源:发布时间:2021-07-17
刘会良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伊犁植物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单位缺少文化,缺少文化氛围,那么该单位也将失去了发展与创新的源泉,增强文化建设可提高单位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走过了60年艰苦创业之路,在全国乃至世界干旱区做出来杰出贡献,是什么文化灵魂支撑她走到现在,屹立不倒,并且不断创造辉煌,那就从我的研究所经历说起吧,为研究所的60华诞献礼。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考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后转博,留所工作,到现在已有15年,在这期间,我见证了研究所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里面生地所的文化传统发挥重要作用。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研究所领导和老师们的无私帮助,我也收获很多,这就是新疆生地所的“传帮带”文化传统。
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平台,更离不开文化。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这是中科院对全院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通过有效组织和支持,团结、凝聚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促进相互交流和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经过研究所和老会员的层次选拔,我有幸于2018年加入青促会成为会员,在加入青促会之前我也仅仅了解青促会是个人才项目,没有对她有更深的认识,也仅仅理解研究所对我们青年人的一个项目资助,没有理解到青促会会员是研究所对青年人的栽培和寄托,我们每个人成长是与研究所命运风雨同舟的整体。2018年4月份初,在周晓兵组长的带领下,青促会小组组织了一个南疆驻村慰问活动,为南疆的小朋友送校服,送科普知识,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及对科学家的崇拜,我深刻感受到青促会会员不仅仅是个人才计划,还是一份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4月底,周晓兵组长带着我参加青年生命论坛理事会筹备会,在筹备会上,首届青年生命论坛的举办地悬而未决,晓兵组长及时和研究所领导汇报是否能承办此次会议,所领导当机立断表示全面支持,并在人员和经费上提供帮助,于是,晓兵组长向青年生命论坛理事会申请承办此次会议,并得到了理事会的支持,因此,我们所青促会小组获得承办此次论坛的机会。从这次申办会议,我感受到了研究所对青促会小组工作的大力支持,感受到研究所领导对青年人成长的希望,也从晓兵组长身上学到了一份担当。
5月底,青促会小组换届,在得到研究所支持及会员们信任后,我从晓兵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当选了新一任青促会的小组长。当选组长后,我认真履行小组长职能,除在研究所网站增加会员权威信息发布专栏外,对外学术讲座、文体活动、科普活动等都将“青促会”列为最重要的支持方;另外,除了主动推出系列品牌活动外,还与其他研究所或者各部门活动协调,如需青促会共同协办,青促会主动承担部分主持工作。任组长以来,青促会小组在研究生入所教育、元旦文艺汇演、增进学术氛围、促进青年人才职称待遇改善、参与研究所有关青年人才发展决策制定、研究所学科发展的凝练、特色所验收取得优异成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通过一系列主持的活动,青促会的品牌效应大大增加,会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进一步提升,众多的青年和研究生主动向青促会靠拢,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学术论坛,包括和青海盐湖所青促会小组间的交流互访,促进了西部青年人才在学科交叉和学科融合的可能;2019年8月,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作为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丝路论坛的会务组成员,承担了“生态文明分论坛”的组织和策划工作;2019年8月,成功举办了“燃情岁月 相约十年”第一届新疆生地论坛,当然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活动就是首届青年生命论坛顺利召开。我和周晓兵作为论坛的执行主席,召集青促会会员及积极分子进行细致分工,设置了秘书长、注册组、财务组、会议现场组、会议手册组、餐饮组、野外考察组等,2019年7月12-16日,承办第一届青年生命科学论坛顺利召开,院内外180余名青年代表参会,并得到10家中央和地方媒体的报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天山网、科技日报、青促会米乐官网app官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经济日报、今日头条、新疆头条等,能取得如此成功首先是得到研究所的领导支持,尤其是张元明所长带着邀请函去院里邀请领导,人事局的领导非常重视,也莅临了论坛现场;再次,通过此次论坛说明青促会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疆生地所青促会小组也在当年获得了优秀小组的称号,为所里争取了荣誉以及额外的青促会名额。
两年的小组长阶段劳累而从实,我也从一个普通会员慢慢成长起来,在青促会理事会担任理事,在青促会生命分会、地学分会担任委员等等,也积极为研究所在各个组织发声,2020年5月,我圆满完成组长任期,由更有活力的年轻人李文军担任组长,随后我当选了青促会新疆分会的会长,继续为研究所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我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研究所的支持,离不开师长的鼓励,我生命中辉煌荣耀的篇章已经融入到研究所60年的长河中,这就是我们生地所独特的“传帮带”文化。我们所秉承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生地精神一直激励着研究所的全体职工和研究生奋勇向前,也取得了一些国家、地方政府和民众关注和认可的重大成果。十九大后,我所的文化建设进入了全新时代,继续丰富和完善的生地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更深层次的内涵,即生地精神不仅是吃苦耐劳,还体现在培养新人措施政策上。
附件下载: